各有关单位:
武汉市2018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已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别
本次启动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包括以下三类:
(一)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二)应用基础前沿项目
(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每类科技计划项目的《项目申报指南》详见附件。
二、申报注意事项
(一)项目申报书是市科技局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的主要依据,项目立项后,项目申报书中的研究内容、考核指标等将作为《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的内容。
(二)申报的项目需与项目支持经费强度匹配,且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转型发展。
(三)已获得市级财政资金资助的同一项目不得申报。
(四)本次项目申报全部通过网上申报,网上申报时无需提交纸质材料,项目立项后需提交一份与网上申报材料一致的纸质材料。
三、申报方式
(一)网上申报
1.登陆系统。登录武汉市科技局门户网站(http://kjj.wuhan.gov.cn),点击“项目申报与管理—在线申报”,以项目负责人账户登录,进入“网上办事大厅”,进行网上申报。
2.在线填写项目信息。在“网上办事大厅—项目申报及管理(前资助)”板块选择需要申报的计划项目类别,在线填写项目信息。
3.上传附件。填写拟申报计划类别的申报书,并按要求签字盖章后,制成PDF文件作为附件上传;其它附件也以PDF文件上传,单个附件容量不超过10M。
4.提交项目。点击“提交”,该项目提交到项目申报单位。
5.单位推荐。项目申报单位用单位账号登录,点击“推荐”,完成网上申报。
(二)申报时限
网上申报时间: 2018年3月5日至4月12日。请项目申报单位务必于4月12日前完成“单位推荐”。
(三)申报咨询
1.网上申报技术咨询:科技信息中心 85870766
2.各类科技计划的申报咨询:
信息技术领域:祁利 65692221
智能制造领域:胡寅 65692148
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陈健 65692150
高技术服务业领域:郑辉 65692200
现代农业领域:周肖荣 65692153
生命健康领域:张龙 65692161
节能环保领域:黄凰 65692161
附件:
1.2018年度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申报指南
2.2018年度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申报指南
3.2018年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指南
申报书样表下载地址:
http://kjj.wuhan.gov.cn/xmtz/44814.jhtml
1、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书.doc
2、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申报书.doc
3、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书.doc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2018年2月26日
附件1
2018年度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申报指南
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采取定额资助,每项资助50万元,项目数不超过100项。项目实施起始时间为2018年7月,完成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前。
一、支持对象
在武汉地区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备案登记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具备实施项目的良好条件和研发能力。
(二)申报单位需按不少于1:1的比例配套经费。
(三)项目负责人需为申报单位全职人员。
(四)申报的项目需符合本《项目申报指南》规定的支持方向。
(五)如属市统计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研发活动相关情况统计表的填报对象,需按要求在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填报了2017年度相应统计报表。
(六)每个单位限申报一个项目,正在承担市科技计划项目且逾期未验收的单位不得申报。
三、申报材料
(一)《武汉市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书》
(二)附件
1.与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或专利受理通知书、新药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奖励证书、技术转让合同等)。
2.企业2017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含附注)。
3.与有关合作单位的协议及其它相关材料(如有,请提供)。
四、支持方向
(一)信息技术
1.先进存储器和逻辑芯片设计及制备工艺的研发
2.新型显示关键技术及产品制备工艺的研发
3.“三超”光纤传输及量子通讯等关键技术研发
4.基于5G及下一代互联网(IPv6)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
5.基于大数据的新一代传感器及产品研发
(二)智能制造
1.数控智能加工中心和柔性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
2.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3.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4.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5.大型工程施工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三)新材料
1.新型高性能金属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2.特种玻璃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3.新型光电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
4.高能量密度储能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四)高技术服务业
1.网络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2.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城市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3.智能网联关键技术研究
4.位置服务和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5.文化与科技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五)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
1.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开发
2.燃料电池相关技术研究
3.薄膜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研究
(六)现代农业
1.特色果蔬资源高效利用和配套栽培技术;优质、高产、高抗逆性粮油新品种选育技术;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快繁技术
2.高效、绿色、环保型农用生物制剂的创制与生产技术
3.绿色健康食品及添加剂创制关键技术
4.农业信息化技术及智能装备制造技术
5.农业有机废弃物消纳利用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七)生命健康
1.化学新药和重大仿制药、1-6类中药或天然药物、1-9类生物制品临床前研究
2.创新医疗器械的临床前研究
3.药物一致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4.新型制剂关键技术研发
(八)节能环保
1.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2.城市水网污染治理与生态系统修复
3.工业烟气污染物深度净化
4.生物质能热化学转化及污染控制
5.化工、医药等典型污染土壤修复及药剂开发
附件2
2018年度应用基础前沿项目
申报指南
应用基础前沿项目主要支持高校院所、医疗机构结合我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采取定额资助,每项资助50万元,项目数不超过60项。项目实施起始时间为2018年7月,完成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前。
一、支持对象
在武汉地区注册,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具备实施项目的良好条件和研发能力。
(二)项目负责人需为申报单位全职人员,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博士学位,未验收的市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不得作为本次申报项目的负责人。
(三)申报的项目需符合本《项目申报指南》规定的支持方向。
三、申报限项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限申报20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限申报10项,其他单位限申报5项。
四、申报材料
(一)《武汉市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申报书》
(二)附件
1.与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或专利受理通知书、新药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奖励证书、技术转让合同、已发表文章的首页等)。
2.项目负责人的职称或学位证明材料。
3.与有关合作单位的协议及其它相关材料(如有,请提供)。
五、支持方向
(一)信息技术
1.“三超”光传输前沿技术研究
2.先进存储器前沿技术研究
3.新型显示前沿技术研究
4.新型传感器前沿技术研究
(二)智能制造
1.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
2.VR/AR前沿技术研究
3.3D打印前沿技术研究
4.智能电网前沿技术研究
(三)新材料
1.新型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2.新型光电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
3.高能量密度储能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4.功能性纤维和高性能纤维材料的开发与制备技术研究
(四)高技术服务业
1.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安全应用基础前沿研究
2.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基础前沿研究
3.物联网应用基础前沿研究
4.北斗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应用基础前沿研究
(五)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
1.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研究
2.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研究
3.燃料电池相关技术研究
(六)现代农业
1.主要农作物资源高效利用、功能基因组、分子设计育种新技术;畜禽水产特色优异基因资源挖掘、配套系及配套饲养技术
2.重要农业有害生物早期检测与绿色防控技术;畜禽水产主要疾病发病机理及免疫、防控技术
3.主要农业生物制剂创制的应用基础前沿技术
4.农业设施环境与生物互作响应、水肥管理一体化、智慧农业等关键技术
5.食品原料典型化学危害物和重金属危害控制等应用基础前沿技术
(七)生命健康
1.靶向给药、手性药物合成等新药创制技术研究
2.医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影像新技术及应用研究
3.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口腔疾病、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等先进诊疗技术(含中医药防治)的临床应用研究
4.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5.医疗机构与武汉地区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开展的药品及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研究(仅限具有临床试验资质的医疗机构申报)
(八)节能环保
1.典型工业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2.重金属污染耕地监测与修复治理
3.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
4.饮用水深度净化与水质安全保障
5.臭氧前体物的污染防控
附件3
2018年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申报指南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主要支持企业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进行中试放大或产业化开发。市科技研发资金支持额度为每项300-500万元,项目资金分两年拨付。项目实施起始时间为2018年7月,完成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前。
一、支持对象
在武汉地区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申报单位具备实施项目的良好条件和研发能力。
(二)申报单位需按不少于1:1的比例配套经费。
(三)项目负责人需为申报单位全职人员。
(四)如属市统计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研发活动相关情况统计表的填报对象,需按要求在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填报了2017年度相应统计报表。
(五)每个单位限申报一个项目,正在承担市科技计划项目且逾期未验收的单位不得申报。
二、转化的科技成果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需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或院士团队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小试(有样品、样机等),且需与支持强度相匹配。
(二)于2016年1月1日以后完成转让,且科技成果属于申报单位主营业务范围。
(三)转化内容为科技成果的中试放大或产业化开发,具体为科技成果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含临床试验批件)等活动。
(四)不支持的项目范围: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低水平重复、单纯扩大规模或基本建设的项目。
三、优先支持
优先支持院士团队研发的科技成果,优先支持在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上签约的科技成果,优先支持军民融合的科技成果。
四、申报材料
(一)《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书》
(二)附件
1.该项科技成果的证明材料。
2.科技成果转让的证明材料(如技术转让合同、成果转让资金付款凭证等)。
3.企业2017年度完整的财务审计报告(含附注),2017年度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4.国家专卖、专控及特殊行业产品,须附相关主管机构出具的批准证明。
5.符合优先支持条件的证明材料(如有,请提供)。
6.与有关合作单位的协议及其它相关材料(如有,请提供)。